本报讯(崔贤飞、李伟)近年来,阜城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治水理念,以专项行动和重点项目为抓手,科学规划、健全机制,统筹推进河湖长制,创新提升管理能力,不断改善区域水环境,优化水生态,为经济强县、美丽阜城提供优良的水保障。
精准发力,开展涉水专项行动。该县印发了阜城县总河湖长令〔2022〕第1号《全面开展河渠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令》和《阜城县关于开展河长制工作落实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》,要求县级河长率先垂范,深入到责任河段进行巡河调研,督促、协调乡镇、部门解决河渠管理中发现的相关问题。村级河长每次巡查要对责任河渠全覆盖。各级河长和责任部门要强化履职尽责,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,要切实提高巡河质量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。县级总河长、河长率先垂范,多次到责任河渠就河道治理、水环境改善等工作进行巡河调研,并对相关问题指导督办,有力地促进了河长制工作的开展。乡、村各级河长也不断加大巡河频次,组织力量对责任河段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,对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等问题重新核实并登记造册,明确清理时限和清理责任人。自排查以来,共发现的39处垃圾及水面漂浮物,全部进行了清理。
把握关键,加快重点项目建设。该县加速推进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,对湘江河、祁楼干渠、清运干渠等5条河渠清淤疏浚,治理长度49.47公里,重建农桥4座,扬水站点125座,铺设低压管道34公里。清理整治南运河阜城段,对阜城县南运河码头镇廖庄桥至霞口镇刘老人段进行治理,长度18.05公里。通过对南运河阜城县段进行主河槽清理整治,使南运河行洪、输水顺畅,并通过存蓄外调水达到为南运河及沿线进行生态补水的目的。江江河阜城段治理项目,项目投资2500万元,治理长度16.22公里,清淤量60万立方米,重建桥梁两座。目前,这三个河渠清理整治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,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完工,通过项目建设,该县逐步构建起“引得进、排得出、蓄得住、可调控”的河渠水网体系。
创新思路,做到科学规划。该县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,从水生态文明建设、环境综合治理及群众切身利益出发,认真编制水系规划。根据全县受水条件,分别打造“西部片区”、“中部片区”和“东部片区”,这三个片区通过贯穿县域东西方向的清运干渠相连通。制订水系连通工程规划,对10条干渠、34条支渠、13座坑塘进行清理整治,重建新建建筑物42座。打造南运河水、路、林三网示范体系,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休闲河道景观带,整体提升该县生态文明水平。
积极探索,形成长效机制。该县按照河长制度,不断增加巡河频次,充分利用无人机、手机APP等形式对责任河渠进行高质有效巡河,及时发现河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把河渠“四乱”清理整治工作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,实现河渠“四乱”清理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,防止黑臭水体反弹并以黑臭水体易发生地区为重点,采取措施巩固提升已有成果,做到河渠治理常态化和河渠环境持续稳定改善。近年来,该县陆续编制完成了《阜城县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》《阜城县河湖保护名录》《阜城县河流现状及整治方案》,不断健全完善河(湖)管理体制机制,全县共设立县级河长16人,乡级河长65人,村级河长333人,今年1、2、3月份,三级河长巡河率连续保持100%,河渠面貌、水环境治理明显改善。
上一篇 纾困帮扶要紧盯痛点盲点
下一篇 陵水召开全县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