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川城在线](upload/logo/78.png)
近年来,漯河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,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突出“领航、领雁、领育”,围绕党的创新理论、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教育教学知识等内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,促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更加坚定,业务更加精湛,作风更加优良,为推进漯河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突出“领航”战略,着重全面覆盖
理想信念教育全覆盖。健全并严格执行“第一议题”制度、集体学习制度,在深化、内化、转化上持续用力,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。培训体系更健全。科学制定并实施教育系统各层次领域培训计划,培训对象覆盖横到边、纵到底,全方位涵盖县区教育行政机构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和学校书记、校长、纪委书记等校级领导,市直学校教务主任、总务主任等中层干部,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名师、骨干教师、新入职教师等教师群体,多层次、多维度全面提升教育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。培训方式更全面。采取专题讲座、研讨交流、案例解读、现场教学和测评测试等形式,充分发挥培训互动的耦合效应,让学员多思考、多开口、多实践,实现从“听众”向“主角”的有效转变,确保学习培训获得“活知识”,学到“真本领”,极大地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。
聚焦“领雁”工程,细化分类培训
做好党员干部梯队式培养。围绕砥砺初心勇担使命,按照校长、副校长、中青年干部等岗位层级分梯队开展党员干部培训,累计培训党员干部42000余人次,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,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力量。
做好思政课名师队伍建设。持续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建设,累计开展全市思政课名师集中培训10班次,覆盖教师400余名,切实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、有效性,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。精准培养助力骨干拔尖。开展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,全面培育本土名师,完善全市教师队伍递进式培养体系建设;指导各县区结合实际组织县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,全力培育和打造市级名师蓄水池;近年来全市累计培训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00余人次。
依托工作室搭建学习平台。通过开展名师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集中培训,充分发挥漯河市中小学校各类名师工作室在教师培养中的示范引领、辐射带动作用,累计培训名师名班主任主持人260人次。做好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。组织市直学校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集中培训,帮助“新人”教师铺就扎实的立德树人底色,提升业务能力水平,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,踏上从胜任到出彩的第一个台阶。
依托“国培计划”“省培计划”开展培训。根据全市教师队伍发展需求,组织遴选教师参加中原名师培养对象、省级名师培养对象、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、学科教师培训、班主任培训等培训项目,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,全面提升全市师资队伍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。
激活“领育”链条,做优模式创新
创新模式搭平台。与市委党校合作共建“市直教育系统党性教育基地”,围绕“政治理论共学、组织建设共进、党建资源共享、协同发展共赢”,依托双方自身优势,构建党员干部培养培训新模式,目前已培训系统内党员干部170余人次。 构建追踪式培养模式。通过建立培训档案,对“国培计划”“省培计划”的参训学员进行“前移后拓”追踪式培养,实现培训对象的闭环跟踪管理,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市级培训,注重研修对象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,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。发挥远程培训优势。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与师资共享、快捷、灵活、优质、互动、高效等特点,推进教师的全员培训,加强远程培训的辅导、管理和服务工作,严格考核制度,切实提高参培率、学习率、结业率。近年来,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科目远程培训参与率均实现了百分百全覆盖,全市24700余名教师全部按期参加培训,并圆满结业。 (吕斐)